新闻动态

咽喉异物感、喉咙干痒、声音嘶哑, 一个良方, 瘀血消散、喉咙舒服

说到脾胃病症,相信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脾胃派的代表——金元医家李东垣;而当谈及“阴常不足,阳常有余”时,不少人便会想到“滋阴派”代表朱丹溪。但若要论及在众多医家中,谁对瘀血病症的研究更为透彻,那么想必就是非清代名医王清任莫属了。

王清任原本是习武之人,对于他来说,舞枪弄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,因此也难免会受到刀剑棍棒的伤害,都说久病自成医,而王清任便是因此开启了对瘀血病症的研究,再后来,王清任便弃武从医了,他虽说是“半路出家”,但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却并不比其他医家逊色,尤其是其后来所编撰的医书《医林改错》,更是为后世的医学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。

《医林改错》里所收录的药方,大多都是活血化瘀的方剂,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,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味方剂——会厌逐瘀汤。会厌,其实就我们的咽喉,而当此处有瘀血停滞时,往往就能用这个药方来帮助缓解,不过,此方最初的用途却并非如此。据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中的记载:“治痘疹五、六天后,饮水即呛”,也就是说,这个方剂原本的功效是解毒,帮助宣发体内的病邪,但在后来的临床应用中,医家发现这一方剂在缓解咽喉不适方面,也同样具有良效,因此,便会常常用其来缓解慢性咽炎等病症,而也有人称此方为“喉科良方”。

此方的药物组成并不复杂,仅含10味药材,分别是桃仁9g、红花6g、生地黄12g、当归9g、赤芍9g、枳壳6g、桔梗3g、柴胡6g、玄参9g以及甘草3g,具有行气活血、解毒利咽的效果,在治疗思路上,主要以升降为主。

其中的红花药性上走,而桃仁下行,这两味药材都是活血祛瘀的常用药,同时也是一组经典药对,它们二者的共同配合,可以将体内的瘀血化解;而枳壳和桔梗,虽看似毫无关联,但桔梗能引药上行,如同舟楫一般,能将药性从胸腹引入咽喉,进而缓解咽喉不适,枳壳这味药材又具有很轻的行气效果,而且能从上至下,推动气机运行。

若是体内血瘀积滞太久,那么就会有热邪的隐患,所以,王清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就加入了具有凉血功效的生地黄和玄参,以发挥清泄内热之效。最后还加入了柴胡,柴胡在这个药方里也发挥着“神奇”的作用,很多慢性咽炎患者,都会经常感觉咽喉有异物,就像有东西堵住一样,但这其实就是咽喉瘀血所致,另外还一些人常常会喉咙干痒、声音嘶哑,这虽看起来与血瘀关系不大,但却与情绪异常、疏泄不畅有关,当心情压抑时,就可能会造成气滞血瘀,进而浊气便会将血瘀堵截在咽喉,迟迟不能化解,而柴胡具有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的效果,有助于肝气的疏泄,进而缓解病症。

瘀血学派认为,瘀血为“百病之源”,活血化瘀很重要!试问活血化瘀哪家强?名医王清任所创化瘀诸汤,个个都是“人生赢家”。而会厌逐瘀汤不仅仅只是可以化解咽喉、会厌部位的瘀血,还可以有更多妙用,让人无瘀一身轻。临床中,当灵活用之!

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11选五赔率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